information
尋找未來職業-- 科技引領澳洲社會大變革
Date:2016-11-07 16:06:27
.jpg)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近日在墨爾本舉行的“科學遇見商業2016大會”上,澳大利亞一些最明智的思想家們十分強調計算機與科技。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科技的應用領域——在這些前瞻者眼中,從食品來源保障到慢性疾病治療,甚至北京的霧霾治理都是機遇所在。——把握未來,我們不必都從事科技,但科技引領的方向必然不容錯過。
食品來源追溯
澳大利亞科工組織(CSIRO)分析學部門Data61總理事特納(Adrian Turner)提到,要改變澳洲農產品出口附加值僅1%的“窘境”,就應該從食品來源保障上下手。“目前澳洲牛奶在海外(中國市場)可賣到一瓶9澳元,我們就要保證必須是澳洲原產牛奶,比如通過基因測定,在包裝上做文章,再比如使用區域鏈或類似技術手段,確保供應鏈完整性等。”據澳金融評論報援引其話稱,“可追溯性對應解決的是食品的安全性與生物安全性——這是個全球性問題”。
富裕的消費者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我們變得富有以后想要擁有哪些東西,增長性行業就在那里”。Swinburne大學變革科技中心的主管韋布斯特(Beth Webster)認為,個人消耗的食物或衣服是有限的,對“高品質生活產品”的需求則無限。適應消費者需求,支持這些產品高效生產的商業服務與專業服務,都將迎來發展機遇。
“你覺得人們想要什么?養老護理,假日、旅游、酒店住宿?是的,未來可能只有1%的人口從事制造業,礦業和農業等傳統行業”。
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將是支撐上述變革的基礎性力量。Turner指出,一些美國專家表示,去年美國醫療健康與金融服務領域交易量首次出現下滑,正是因為網絡安全。“如果們要擁抱先進技術來提升效率、帶來新式服務,形成全球競爭力,我們就要搞清楚網絡安全”。
目前網絡安全市場年規模達900億澳元,五年內可達2200億澳元,“我們國家有許多才智人士鉆研網絡安全的相關內容,并且是世界領先”。
制造業
近十年內,澳洲制造業直接崗位減少了460,000個,但路易格瑞(Elizabeth Lewis-Gray),澳科學部采礦設備與科技產業增長中心的理事會主席,指出,許多支持性服務其實是從制造業公司轉移到了服務類公司,在這些領域,澳大利亞很有競爭力。
“我們的經濟需要實現多元化,而我個人認為澳大利亞制造業未來十分精彩,而且機器人、自動化并不妨礙制造業的其它就業機會。”
電子醫療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源于澳科工組織的Saluda 醫療公司主要鉆研使用神經調節來治療疾病。特納介紹稱,如果說醫藥針對的是人體的化學機理,電子醫療則針對的是神經機理。比如以神經調制手段,通過可植入設備調制疼痛信號,來治療后背疼痛。
這家公司剛發現,可通過刺激迷走神經——接連心臟、肺部、上消化道、其它胸腔與腹腔器官的長段頭蓋神經,來治療糖尿病、炎癥性自免疫等癥狀。
“這是一個全新領域,有可能發展成澳洲一個全新的產業”。
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
量子計算是亞原子物理學內的神秘領域,可以極速算法近乎同步地解決問題。IBM澳大利亞公司悉尼實驗室近期向大學研究人員及商業分析師開放了量子計算中心,讓他們寫新算法,研發商業應用。
IBM澳洲首席科技官巴斯頓恩(Joanna Batstone)說,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的能力驚人,他們很快開始向頂級學術期刊提交成果,“澳洲在量子科技方面可謂世界領先”。
IBM目前正利用其巨大、智能的Watson計算系統,分析影像、文件和數據,來診斷黑色素瘤、為石油公司查找油氣礦藏等,甚至嘗試減少北京的霧霾天數。
以上種種“瘋狂想法”都指向一個目的,打造出世界上最宜居、適合人們養老、體驗高品質生活的地方。“我們在進行城市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人口的老齡化,可提供個性化的健康與醫療專業服務,我們還有提供養老護理的機器人技術,以及金融產品——在這個國家正有大量的財富由上一代傳到下一代,海外也是如此”
“我們的教育行業將受益,因為人們想要獲得技能、融入社會,旅游業也將受益”。
來源:澳華財經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