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節日營銷在于激發節日購買訴求、創造利潤、積累并轉換目標顧客群,同時不能有損品牌價值。節日不只是紀念,是珍惜,是歡樂,同時也是營銷的一場狂歡,厚積薄發,營造品牌感情屬性,一個節日能讓品牌脫穎而出。那么,如何利用節日進行創意營銷活動來維持熱度和曝光呢?我們給你以下幾點思考。
那么,初創公司面對傳統的廣告公司營銷費用高昂,而招到合適的營銷團隊需要消耗很大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兩難境地,我們根據多年經驗,通過兩個例子,希望給大家一點啟發:
活動的推廣離不開營銷物料的準備,在前期物料準備的時候,可以讓所有營銷物料帶上引流二維碼。如掃碼進群領取優惠券、掃碼領取白皮書/行業發展資料等等,促進所有接觸物料的潛客完成線上注冊,留下客戶資料。但是,很多人營銷人員思維僅停留在拿到資料這一步,對用戶來源的識別往往容易忽略。
Focussend營銷自動化系統可以針對不同場景生成不同二維碼,通過二維碼溯源客戶分別是從哪一個渠道進入流量池,甚至是哪一樣營銷物料帶來的注冊轉化。讓企業在做每一場活動時,不僅通過物料可以獲取線索,還可以明確每場活動物料的ROI及活動營銷漏斗推進過程。
節日活動是很好的與客戶進行互動的時機,因此,如何通過活動實現引流是活動是否成功的重要之一。而每逢節日各大品牌紛紛出大招,如何再節日大促的營銷環境里脫穎而出,并在消費基礎上構建認同,則成為品牌/企業普遍面對的難題。
隨著營銷技術的普及,數據短缺已不再是品牌面臨的問題。相反,品牌目前迫切需要掌握提煉精準信息進行決策的能力,以此制定相應客戶群體的細分策略。這就需要企業擁有對全渠道數據管理的能力,Focussend營銷自動化通過對多渠道數據進行打通和整合,讓營銷數據不再割裂,促使品牌/企業更好管理用戶數據。
例如,通過多方數據打通,繪制客戶畫像,以年齡數據(95后,90后與80后)為例:
95后:年輕富有朝氣,作為國內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對個性化體驗有著強烈的需求。品牌需要格外關注產品的功能或體驗,以提升品牌在此群體中的銷量與知名度。
90后:年齡在25歲到30歲之間的消費者,經常進行高頻次、低單價的網絡購物。對他們來說,方便與實惠是一切消費行為的前提。
80后:目前國內職場的主心骨,同時也是品牌在購物節活動中最重要的目標客戶。這個群體的消費間隔短、單價高,品牌需要為其打造無縫便利的購物體驗以贏得他們的忠誠。
只有為品牌/企業帶來不同價值的客戶群提供與之相匹配的體驗,才能最大化獲取活動營銷投入的回報。因此,若是將客戶群劃分成不同的細分群,這些細分群通常有不同的興趣、品味和購買行為,品牌可以根據不同的細分群設計相應的溝通策略、互動方式, 并且針對每一個細分群合理規劃活動營銷預算的分配。
品牌全渠道的展開,多觸點接觸客戶也帶來了關于渠道選擇的挑戰。通常情況下,客戶并不只有一個渠道偏好。根據Epsilon中國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當他們對一個品牌產生興趣時,列表中的每一項行為都會有涉及。
在此項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微信、郵件、家人/朋友、社媒都是目前用戶群體接觸產品比較多的渠道。以郵件和微信以及短信舉例:
通過Focussend活動營銷后臺,快速完成活動前推廣、活動通知、活動前提醒、活動后引導等全流程場景搭建。結合微信+短信+郵件多渠道聯動營銷,擴大活動覆蓋群體及活動后的關懷、問候以及調研,與用戶及時保持互動和交流,方能在炙熱的節日活動營銷中脫穎而出。
現今,大大小小的活動節日層出不窮,營銷環境的日趨復雜,企業/品牌紛紛推出很多“造物節”,因此,品牌/企業需要全年不斷地調整營銷策略,合理分布預算,而不是將希望全部寄托在某一節日上。
嗅覺敏銳的品牌/企業都不是打無準備的節日營銷戰役。會提前開始收集客戶數據并定制相關的活動營銷策略,打通線上線下入口,完成從活動創建、管理、現場互動到數據監測的線上線下全流程一站式活動管理,已期在即將到來的消費大潮中占據主動。品牌/企業應專注于與目標客戶建立有價值的長期關系,以改變消費者只在特定活動期間才會光顧品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