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一詞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各大企業都在發力,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而私域流量池的載體也有很多。企微、個微、抖音群、 QQ群、社群...基本只要是企業可以一對多觸達的渠道,都可以看作私域的載體。而在眾多私域載體里,以企微和個微最為常用。
個微用戶基數大,打開頻率高,容易贏得用戶信任,用戶觸點多,但是近幾年大量營銷廣告的涌入,使得微信的限制越來越多,比如出現的朋友圈折疊,群聊天折疊、用戶信息獲取限制等,對企業在微信營銷層面產生了很大影響。
而企微一開始功能和使用范圍的限制使得用戶基數并不如個微,但隨著騰訊對企微產品的不斷迭代,使企微產品的價值逐漸被企業感知到。目前企業微信連接個人微信活躍用戶數超5億,兩大私域流量池妥妥的互通有無,承接起了絕大部分企業客戶。
當兩大產品“連接”起來搭建起大的私域流量池后,如何提高用戶沉淀率是又一大難點。很多企業在積累了客戶數量后,就開始用活動和福利,對這波客戶狂轟亂炸。但是企業往往忽略了用戶與用戶之間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對品牌的認知和訴求都是會發生變化的。
對用戶進行分層,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做相應的內容和服務,才是上上策。因此,很多B2B企業引入營銷自動化策略工具,前期搭建好運營流程,當用戶進入流量池后,便會自動觸發流程,根據用戶不同行為記錄、數據打造屬于用戶個人的標簽,對個人進行持續性的個性化內容觸達,即完成“用戶引流-用戶分層-用戶個性化服務”這一全鏈路營銷。
以企業微信營銷為例,作為唯一能與微信互通的獨立數字化工具,具有引流-建立客戶關系-培育客戶關系-營銷轉化-交易的功能,是目前不論B2C還是B2B企業都常用的營銷工具。
擁有3300+門店,覆蓋40+城市的百果園,隨著社區水果零售店競爭持續激烈,通過客觀分析運營痛點:客流成本走高,社區水果零售店的可替代性高,用戶粘性低,而門店輻射距離有限。于是百果園從2018年開始在微信上進行私域探索,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等各觸點呈現矩陣化運營,實現對客戶的高效引流沉淀。
在引流方面,百果園配合線下門店(門店二維碼布局)與線上公域的觸點布局實現有效引流,并跑通企業微信社群運營模式將沉淀在導購個人微信中的用戶遷移至企業微信,打通企業微信與會員CRM,最終達成了7000萬一體化會員的沉淀。
會員與企業微信社群打通后,百果園門店通過后臺策略性工具了解會員的消費金額、頻次、購買 時間、常購水果品類等指標,然后進行1V1觸達。在這其中,還會根據客戶屬性通過“千人千券”的發券機制,實現對用戶更精準的觸達和更深層次的連接。
百果園在對私域的思考中充分體現了對“人貨場”的數字化重構, 并通過技術工具的完美布局賦能線下門店管理與線上精細化運營。
百果園的私域亮點在于不斷強化品牌建設,依靠策略性工具,以長期精細化的客戶培育為核心優化品牌與用戶間的互信關系。私域運營增長的背后是借助策略性工具更懂用戶,是對客戶的用心經營。因此,策略性工具的引入和恰當使用會讓企業更懂用戶,達到對客戶的用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