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員工臥底海底撈萬字日記》是兩年前的舊文。涉及餐飲業兩家赫赫有名的企業:西貝、海底撈,敏感的“臥底”現實版劇情,徹底引爆了這篇文章。本文重點當然不是去談這篇文章,而是看看其背后對我們有啟發的事。
當今,在互聯網大潮之下,各企業、個人都想如何才能借助社會化營銷之力。傳統的營銷傳播模式是由某主體來主導,定制想傳播的信息,然后傳達給目標受眾,同時消耗金錢配以各種推廣手段,最終達到目的。而社會化營銷,可能由某主體引導,創造熱點題材,也可能是題材很有意思,由用戶主動挖掘,總之,結果就是能夠自然地演變成病毒性內容,引發社會各人的關注,讓用戶自發傳播,變身為人人參與的營銷力量
說到社會化營銷,很多人下意識地認為就是如何利用微博、微信、社區、博客、視頻、游戲、百科等工具來作營銷,實際上,最核心的還是你的題材,而最要害的,就是你會不會講故事,一個能讓大家都想分享或參與爭論的故事!當然,故事的類別可以多樣,娛樂、好玩、有趣也行,情感、哲理也行,熱點、事件也可以,內幕、秘訣也沒問題。
從“感言”變身為現實版的“臥底”故事,具備了社會化營銷的條件和標簽,引發用戶自發傳播。
引爆社會化營銷,題材、主角是重要,但故事有料更重要,這才是源動力。大家受題材、主角的吸引,來之后一看,里面卻空洞無物,誰還去自發傳播呢?
在《西貝員工臥底海底撈萬字日記》中,里面包含了很多信息,對大家是有借鑒作用的,而更有意思的是,轉發文章時大家都會附上自己的一些看法,多數是談談自己認為值得向海底撈學習借鑒之處,甚至還有在內文里一段段作解讀的,當然也有罵西貝派員工去臥底這種不道德做法的。
體驗海底撈,從一個員工的角度,看看海底撈是如何運作的,以及有什么感觸。西貝的這位“員工”還是很有水平的,從海底撈如何感動員工開始切入,涉及管理的多個方面,所披露出的海底撈的做法,讓大家引起許多共鳴,從而反思自己所在企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好東西觸動了與朋友分享的欲望。而手機微信的特點,讓很多人借助這篇文章對自己的朋友圈展示了自己的思想、看法,隨后,各網站與其他媒體當然也不甘落后。
我們挑選一些有意思的能引起大家思考的片段作參考:
最讓我驚奇甚至不解的是:在經過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以后,員工還能保持心情愉快,甚至面帶笑容。海底撈員工之所以做得好,是因為用心在做;之所以不累,是因為對工作有激情。而之所以用心,之所以有激情,則是因為自己受到了感動。被同事的感動,被火熱的工作環境感動——而最重要的是被企業所感動,被領導所感動。
“感動員工”應該是對所有管理人員的基本要求。一名管理人員一天感動10名顧客,還不如一天感動5名員工,因為受到感動的五名員工絕對不止感動10名顧客。只有要求管理人員感動員工,才能與要求一線服務人員“感動顧客”在邏輯上保持一致。
在海底撈,帶徒弟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只有優秀員工才能帶徒弟。并且,指定師父是在例會上進行,全部員工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海底撈的店長、經理在店里都有很高的個人威望。主要原因并不是他們的職位,而是所有員工都會有這樣一種概念:如果我需要幫助,店長和經理一定是最可靠的人——不管是生活上的事情還是工作上的事情,只要我開口,他們就會幫我,甚至不用我開口,他們也能知道并做到。
“分紅”這個詞絕對比“獎金”更有魅力。因為很多單位都給普通員工獎金,而只有他們海底撈給普通員工分紅;絕大多數企業都只給股東分紅,而只有他們海底撈給普通員工分紅。
西貝也有很多很詳細的服務標準,很多很好的管理制度。問題是,我們的制度在打瞌睡,而海底撈的制度卻精神抖擻。
制度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比制度更重要的是制度靠什么在運行。如果只學一些制度,到自己這里來就成了空殼,因為制度還是沒有執行下去。
海底撈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就是他們提供的待遇能夠使很多普通員工改變命運,而且領導真正關心員工,與員工一體。用企業的利潤改變員工的命運,而不是只改變幾個人的命運;讓領導真正去關心員工,而不是“管理”員工。
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西貝員工臥底海底撈萬字日記》以社會化營銷式的紅火,讓海底撈重新樹立餐飲業榜樣的好形象,不久前因“臥底”受傷,現在卻因“臥底”受益,世事難料。而西貝,也收獲了品牌知名度擴大的好處,一場若無中生有的“海底撈與西貝的臥底之戰”,都免費讓雙方在營銷上喜獲碩果。
一場社會化營銷,我們還要去看業務的本質,社會化營銷必須要圍繞業務的本質來展開。海底撈做的是火鍋,門檻低,產品容易同質化,服務創新是競爭的制高點,“成功的秘訣是把優質服務落實到實處”,從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的總結里,我們不難理解海底撈的業務模式就是在產品相對變動創新不大之下,把“海底撈式服務”落到實處,讓顧客滿意,那么背后就是先讓員工滿意。這就形成了海底撈的特色業務管理系統,每新開一家分店,海底撈就把這套業務管理模式復制到分店中。
西貝做的是西北菜,菜品和廚師是競爭的制高點,“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這是西貝董事長賈國龍一直強調的,而菜的品質和創新,除內部之外,也需要外部的力量,西貝連續兩次牽手借助《舌尖上的中國》,這也就不難理解了。
遭遇競爭對手臥底這種事情,在商戰中可能很容易就碰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關鍵的,這才會讓你立于不倒之地,就像海底撈一樣,“臥底”風波必將消失。我們看到,海底撈與西貝的“臥底”之戰已經告一段落,但更多的西貝們還會陸續來的,當然,他們可能不會寫什么臥底日記。